• <rp id="63vlb"><object id="63vlb"><input id="63vlb"></input></object></rp>

    <em id="63vlb"></em>

    1. <em id="63vlb"></em>

      <button id="63vlb"><acronym id="63vlb"></acronym></button>

      微信掃一掃,關注公眾號

      • 科技行者

      • 算力行者

      見證連接與計算的「力量」

      首頁 是什么在阻礙女性成為一名程序員?

      是什么在阻礙女性成為一名程序員?

      2021-03-12 11:39
      ----..---.-...-/--...-.-......./-...-....-..--../-............-.- ----..---.-...-/--...-.-......./-...-....-..--../-............-.- ----..---.-...-/--...-.-......./-...-....-..--../-............-.- ----..---.-...-/--...-.-......./-...-....-..--../-............-.-
      2021-03-12 11:39 ? 高飛

      作者 | 高飛

      編輯 | 晚晚

      配圖 | Ken19991210

      來源 | 奇客故事(cybergushi)

      中國現代女性主義作家丁玲,在1942年的《解放日報》發表一篇《三八節有感》。文章寫道:“‘婦女’這兩個字,將在什么時代才不被重視,不需要特別的被提出呢?70多年過去了,這個愿望目前還沒能實現,我們還在過這個節日,聯合國每年這一天,還有兩性平權口號會發布。

      婦女節又叫勞動婦女節,1909年在美國,1917年在蘇聯,都有一場女性勞動者轟轟烈烈的群眾運動,呼吁工作中的平權和權益??上У氖?,勞動中的平權問題,目前也依然存在。

      隨著經濟技術的進步,勞動的概念范圍正在不斷擴大,在工廠有勞動,在農田有勞動,現在在計算機旁,同樣有勞動。遺憾的是,在計算機已經成為主流勞動工具的時候,計算機科學技術領域的女性,比例是非常低的。

      是什么在阻礙女性成為一名程序員?

      這其實在道理上不太說得通,因為相比農業時代的耕具和工業時代的機器,信息時代的工具計算機,對勞動者的身體力量要求是很低的,兩性是平等的。但現實又是殘酷的,網絡雜志Slate去年曾刊發研究性文章“Why Have So Few Women Won the Most Important Award in Computing?”(為什么獲得圖靈獎的女性如此之少),提到從1966年有圖靈獎以來,70多位獲獎者中,只有3位是女性。同時,攻讀計算機博士專業的女性也在逐年降低,在女性學業成績不斷提升的當下,這種對比很不合理。

      不僅計算機科學家群體缺乏女性,普通計算機工作者群體也缺乏女性。在中國,一提到碼農開發者,一般人腦海中的形象肯定會是男性。甚至,部分科技公司會雇傭漂亮女性和負責開發工作的男性程序員聊天,緩解后者的工作壓力。我想這些公司應該一個女性開發者都沒有吧。

      存在的不一定是合理的,但一定是有原因的。既然女性從事計算機工作不存在體能障礙,那么是不是由于女性群體缺乏技術天賦造成的呢。這肯定是一個政治不正確的判斷,但如果稍加論證,你發現這種說法不僅政治不正確,邏輯也不正確。

      計算機科學發展到今天,有兩大流派,計算流派和通信流派。前者如AI,后者如5G。在這兩大流派,都各有一位女性頂流存在,前后正好差1000年。

      在計算領域,1842年,作家拜倫的女兒愛達·勒芙蕾絲(1815–1852),因為參與實現了用機器計算伯努利數(無知的我連此數是何數都不知),被認為是世界上第一個計算機程序員(沒錯,歷史第一個碼農是女性)。

      在通信領域,1942年,美國好萊塢演員海蒂·拉瑪(1913–2000)成為現代無線通信技術的共同發明人,該技術后來成為包括4G/5G在內的基礎。

      身體力量不是問題,腦力天賦也不是問題,那到底是什么阻礙了女性進入計算機領域呢。這么重要的社會學課題,當然已經有人研究過了。“知識分子”刊載過一篇“計算機歷史上,女性是怎么消失的?”文章。援引微軟公司對歐洲各地11500名女孩和年輕婦女的采訪。結果顯示,從十五歲開始,女孩對STEM(科學、技術、工程、數學)的興趣開始下降。

      最終得出的重要結論是,導致女性群體遠離計算機的原因其實是文化原因,因為領域內缺乏女性榜樣。也就是說,女孩們覺得計算機專業,看起來不該是女孩應該從事的工作。計算機相關工作越主流,女性越會遠離這份工作。

      這個結論完全印證了女權主義先驅波伏娃的觀點——“女性的本質”不是天生的,它其實是后天根據社會需求進行的自我選擇。既然大家覺得碼農都是男性,女孩們也就覺得不該選這個職業。

      《文化學刊》刊登過名為《也談“女性問題”》的學術研究,其中寫道: 世間萬物都是先有存在,然后根據各種需求進行選擇,進而產生或顯露所謂的“本質”。社會強勢文化給了女性制定了標準和定位,使女性將自己樹立成人們所期待的樣子,避免成為不應該有的樣子。當計算機成為主流學問,成為男性占有的領地后,女性就從這里離開了。對女性來說,這就是存在主義所說的“他人即地獄”了。

      信息時代顯然是一個長期過程,從第三次工業革命,到現在的第四次工業革命,信息技術都是關鍵核心。女性在這一領域的缺位會一直持續下去嗎?性別失衡困境中是否有曙光?現在看來,希望尚存。

      信息技術作為一種通用技術,正在滲透到各行各業,醫藥衛生行業自然也不例外。實際上,一種新藥物的開發,一個新治療手段的開展,沒有計算機的幫助,已經很難完成了。在這種情況下,醫藥衛生行業的前沿領域正在從一個服務行業,變成一個信息技術主導的行業。而這個行業,從社會兩性文化的角度來看,是相對平權的。白衣天使在我們腦海中就是女性。因此,女性進入這一領域,不存在文化隔閡和障礙,更不缺乏榜樣和力量。

      我們正在進入后疫情時代,接下來疫苗的成功注射,是我們從后疫情走向無疫情的勝負手。

      巧合的是(或許也不是巧合),在東西方,女性科學家都在其中發揮關鍵作用。在西方的美國,目前主流的疫苗機制之一是mRNA疫苗。而這項技術,是40多年前,匈牙利裔美國女科學家Katalin Kariko發明的。目前提供mRNA疫苗的Moderna和BioNTech都得益于Katalin Kariko的貢獻。而在東方的中國,承擔研發只需打一針的我國首個腺病毒載體新冠疫苗使命的也是女科學家——陳薇院士。要提高mRNA等疫苗的篩選過程,必須借助計算機的輔助。

      在醫藥衛生領域,女性的榜樣還有很多。比如去年,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法國女科學家?,敿~埃勒·沙爾龐捷和美國女科學家珍妮弗·道德納。讓她們獲得殊榮的科學發現,是基因組編輯技術,在新華網的報道中,該項技術被稱為“基因剪刀——重寫生命密碼的工具”?,F實中,已經有越來越多的疾病治療,依賴于這項基因編輯技術的幫助。這項技術,同樣需要借助超級計算機等工具幫助仿真模擬。

      或許,我們有點混淆了計算機科學和生物醫藥科學之間的界限,但是這些女性榜樣給予新一代年輕女孩的榜樣作用是一致的。那就是女性也可以做出偉大的科學研究,無論是計算機科學(機器的代碼),還是生命科學(生物的代碼),還是只有借助計算機才能完成研究的任何科學。

      丁玲還說過一句話:“平凡的池水——臨照了夕陽,便成了金海”。因為突如其來的疫情,生命科學技術正在重新被人們重視起來。此非夕陽,是朝陽,在新的科學陣地,在新的勞動領地,平權“金海”的曙光或將由此而來。

      分享至
      0贊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勵

      推薦文章
      ----..---.-...-/--...-.-......./-...-....-..--../-............-.- ----..---.-...-/--...-.-......./-...-....-..--../-............-.- ----..---.-...-/--...-.-......./-...-....-..--../-............-.- ----..---.-...-/--...-.-......./-...-....-..--../-............-.-
      一级毛片视频免费播放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