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金旺
欄目| 機器人新紀元
2023年的硬科技領域格外火熱,尤其是人形機器人領域,在各地政策推動、基金扶持下,人形機器人吸引了幾乎所有硬科技領域投資者的目光。
在大模型加持下,具身智能讓人形機器人進一步吸引了人工智能領域的投資者入局。
市場如此火熱,自然也吸引了越來越多團隊帶資入場。
作為國內人工智能領域明星團隊,科大訊飛在今年顯得格外耀眼,不僅發布了訊飛星火認知大模型,還在加緊推動訊飛星火大模型進入制造、醫療、教育等場景。
作為本就投資了云跡、優必選等機器人領域獨角獸企業的科大訊飛,自然也不會錯過這次入局人形機器人領域的機會。
就在今天(10月24日)的科大訊飛1024開發者節上,科大訊飛人形機器人正式對外亮相。
01 入局人形機器人
2022年1月,在這一年的科大訊飛年會上,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正式啟動了“訊飛超腦2030計劃”,而這也正是科大訊飛進軍機器人領域第一個長線計劃。
在這份計劃中,劉慶峰將科大訊飛入局機器人領域的整體布局分為三步:
第一步,2022-2023年,針對醫療、教學、健康等領域的底層技術,實現軟硬一體機器人和數字虛擬人的制造;
第二步,2023-2025年,實現自適應行走的外骨骼機器人,讓外骨骼機器人進入人類生活;
第三步,2025-2030年,實現懂知識、會學習、能進化的陪伴機器人、自主學習的虛擬人,讓擁有機器人擁有交互、動作,推動機器人進入家庭。
2023年作為“訊飛超腦2030計劃”的關鍵一年,劉慶峰在今年1024開發者節的開幕式上表示:
“科大訊飛在2022年1024開發者節上發布的AIBOT機器人超腦平臺,如今已有工業、教育、服務、特種等領域372家企業的開發者在用我們這一平臺。”
與此同時,劉慶峰還在現場官宣了科大訊飛人形機器人的發布。
他表示,“現在通過將認知大模型與具身智能、運動智能結合起來,將進一步助力我國機器人進入高階的智慧迭代。”
也是在這次大會上,我們現場看到了科大訊飛的人形機器人。
據科大訊飛官方介紹,基于“視覺-語言-動作”多模態具身智能大模型,人形機器人將有如下表現提升:
復雜任務拆解準確率提升了95%,開放場景物體尋找成功率提升了85%,強化學習泛化抓取成功率提升了30%,強化學習仿人行走能力提升了30%,運動能耗降低了20%。
02 具身智能的潛力
2023年3月,在全球掀起ChatGPT、大模型熱潮后,OpenAI轉而投資了挪威一家人形機器人公司1X Technologies,這讓擁有本體的大模型的具身智能概念再次風靡。
就具身智能的研究而言,我們看到斯坦福李飛飛教授團隊在今年7月公開一項具身智能研究項目,項目中,接入大模型的機器人可以根據人類發出的語言指令,完成各種動作。
谷歌旗下DeepMind團隊隨后也發布了名為Robotics Transformer 2的視覺-語言-動作模型。
巧合的是,早在2015年,科大訊飛就曾在國內投資一家人形機器人公司,這家公司就是極有可能成為國內人形機器人第一股的優必選。
這讓科大訊飛在人形機器人上有了一個很好的標定,而在這一切背后,其實都要基于人工智能的突破、大模型的出現。
科大訊飛是在今年5月6日發布的訊飛星火大模型,如今,經過三次版本迭代后,劉慶峰表示,最新發布的訊飛星火V3.0已經可以對標ChatGPT,并做到了“中文超越,英文相當”。
此次科大訊飛發布的訊飛星火V3.0在文本生成、語言理解、知識問答、邏輯推理、數學能力、代碼能力、多模態能力在內的七大能力上都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提升。
具體而言,在代碼能力上,訊飛星火V3.0在項目級的理解上得到了優化,已經能夠對代碼進行綜合的理解性的理解。
例如,它現在已經可以理解你這樣的prompt:用python通過代碼來花一個大大的心形,然后里面大大小小的五顏六色的很多星星逐漸呈現出來。
在英文書寫能力上,現在的訊飛星火大模型已經可以基于各種人設來輸出Native的寫作和對話。
在多模態能力上,現在的訊飛星火大模型已經能夠實現指令理解和跟隨,以及細節表達上有了一定的提升,這樣的能力提升也是機器人能夠在復雜場景中很好地運動的關鍵。
根據國研經濟研究院今年開展的一項關于大模型行業應用能力測評的研究中,訊飛星火3.0在醫療、法律領域的中文知識和語言理解能力已經分別超越了GPT4表現5.3%和4.1%,在教育領域基礎能力的表現與GPT4的表現差距小于1%。
這讓訊飛星火V3.0得以成為科大訊飛推出的各類機器人的“靈魂”所在。
03 科大訊飛的硬科技
2023年是大模型異軍突起的一年,這一年,隨著各類大模型的不斷涌現,算力變得尤為稀缺。
這時,科大訊飛拉來華為站臺。
在今年的1024開發者節上,科大訊飛正式發布了聯合華為打造的基于昇騰的大模型底座“飛星一號”平臺,并官宣了更大參數規模的訊飛星火V4.0大模型訓練也正式啟動。
作為兩個國家隊的一次重磅合作,劉慶峰滿懷激情地表示,訊飛星火V4.0將在明年上半年發布,屆時將正式對標GPT4。
實際上,就在今年,科大訊飛已經聯合華為團隊在半年時間內通過孵化大模型融合算子、多維度分布式并行、算-網-存系統級的智能運維,以及基于CANN聯合深度優化,實現了訊飛星火大模型訓練和推理效果的翻番。
而這些,都是科大訊飛進一步進入機器人領域、深入研究具身智能的基礎。
就機器人產業布局而言,科大訊飛不僅發布了人形機器人,還發布了(輪式)家庭陪伴機器人機器人,甚至闖入了已經紅海市場的掃地機器人領域。
在大會場外的展館中,我們也看到了科大訊飛這些機器人產品。
2023年是科大訊飛“訊飛超腦2030計劃”的關鍵一年,也是科大訊飛大步邁入機器人領域的一年。
這一年,在大模型的加持下,科大訊飛已經借具身智能深入到了機器人領域。
而進入人形機器人領域,尤其是帶著訊飛星火大模型入局人形機器人領域,科大訊飛也將為人形機器人行業帶來一波巨浪。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勵
這里曾是中國重工業的搖籃,裝備制造業的轟鳴聲響徹幾代人。如今,這片土地不再只依賴鋼筋鐵骨,而是主動擁抱數智化的浪潮,用算力和算法書寫東北振興的新篇章。
陳立武的到來,像一顆石子投入平靜湖面,激起漣漪的同時,也讓人好奇:這位65歲的“半導體老兵”能做到什么程度?
在GTC2025大會上,英偉達CEO黃仁勛在一場至頂科技等全球媒體共同參與的記者會上表示, AI正在成為一個全新的制造業。AI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軟件開發,而是一場需要基礎設施、能源和資本投入的產業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