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國城鎮寵物犬貓數量達到1.16億只。
在如此龐大的養寵人群背后,是一個更為龐大的寵物產業。
張曉林是20年前跨入這一行業的,當時的他剛剛大學畢業,找到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做智能貓砂盆的外企負責供應鏈事宜,這一干,就是十幾年。
創業做自己的產品和公司,源于張曉林讀MBA后的一個偶然經歷。
在一次MBA課堂上,老師讓大家做實戰案例分析,當時的張曉林只有一份與寵物相關的工作經歷,于是,張曉林開始深入研究中國寵物市場。
2014年的中國寵物行業,仍然處于一個萌芽階段,但無論是從中國城鎮化發展速度來看,還是從中國人口來看,中國寵物市場都擁有不可估量的潛力。
擁有十幾年行業經驗的張曉林,在這一年冒出了一個想法:為什么不找老東家談一談,自己做總代,將更多產品引入國內市場呢?
他是這么想的,也是這么干的,就這樣,張曉林的創業之路從引進國外智能貓砂盆開始。
01 進軍藍海
張曉林稱得上是國內接觸智能貓砂盆最早的那批人,在這十幾年里,他也逐漸建立起了自己的團隊和認知。
到2017年,在為代理的智能貓砂盆品牌做雙十一復盤時,張曉林發現,他當時代理的這個智能貓砂盆海外頭部品牌在國內已經觸達了500萬用戶,粗略估算,國內養貓人已經接近1000萬人。
但由于當時他代理的這款產品單價太貴(4000+元),實際轉化率并不高。
這時,在市場中摸爬滾打多年的張曉林有了不少關于產品的新想法,在向所代理的品牌提出這些想法沒能得到落實后,張曉林有了自研智能貓砂盆的念頭。
之所以有這樣的念頭,其實還有另一個原因,那就是,張曉林根據市場中的種種跡象判斷,2017年的中國智能貓砂盆市場,已經到了爆發前夜。
于是,張曉林找到上MBA時認識的兩位同學,在這年年底注冊了一家公司,注冊名字正是聯寵智能。
公司正式成立后,張曉林為團隊定下了第一個目標:做出全世界第一臺由App控制的全功能自動貓砂盆。
回看2017年成立的聯寵智能,有兩個根本優勢:
首先是國內供應鏈優勢。
相較于國外動輒大幾千的智能貓砂盆,成立于國內的聯寵智能擁有成熟的中國制造業和供應鏈支撐,以及諸如物聯網、傳感器等技術在中國的普及,這是聯寵智能與成熟的國際品牌競爭的基礎;
其次是團隊的經驗優勢。
張曉林一直認為,要做一家全球化寵物公司,首先是要to pets,而不是to people。
這樣的認知,讓他們能夠更充分地洞察他們的“最終用戶”,做好產品定義和功能開發。
在這一過程中,聯寵智能的團隊開發了多貓識別、健康監測等技術,這些技術成了后來他們產品上的功能,也成了公司沉淀下來的核心技術。
聯寵智能第一款產品正式上市是在兩年后,2019年8月,聯寵智能第一款智能貓砂盆SCOOPER上線天貓,一時成為爆品。
事后回憶,張曉林稱,“在這一年之后,聯寵智能的智能貓砂盆業務就一直保持著2-3倍的增速,更是在天貓平臺上連續四年保持著銷售額品類第一。”
02 出海困局
據艾瑞咨詢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城鎮寵物犬貓數量已經達到1.16億只,國內寵物市場規模更是突破了3000億元。
中國的寵物市場,經過過去幾年迅猛增長,如今已經初具規模。
不過,張曉林告訴我們,“在養寵這方面,歐美起步要比中國早20多年。”
他認為,中國現在面臨的依然是第一代養貓人,歐美已經是第三代養貓人,貓的壽命一般在12年以上,中間相差的就是24年。
“在這24年里,歐美寵物品牌踩過很多坑,我們從他們身上也學到了很多經驗。”
張曉林不僅從歐美成熟的寵物品牌成長經歷中學到了不少經驗,實際上,在創立聯寵智能第一天起,他就將公司定位到了一家全球化公司,他當時的想法是“將中國成熟的供應鏈和IoT技術帶到海外。”
理想很豐滿,現實往往卻有著各種各樣的阻礙。
例如,更為成熟的海外市場,擁有已經占據用戶心智的寵物品牌,2000年成立于美國的Whisker就是這樣一個品牌,其研發的Litter-Robot長期獨占美國智能貓砂盆市場超50%的市場份額。
早期進行產品出海時,張曉林發現,他們很難進入歐美市場主流養寵人士圈層,尤其是在啟動獨立站時,無論如何做廣告投放,都無法帶來什么銷售效果。
于是,針對產品出海,張曉林做了兩個艱難的決定:
第一,停掉獨立站的投放,將更多投放投到B2C平臺上,例如亞馬遜。
第二,走“農村包圍城市”路線,出海第一站首選中國周邊國家。
“我們這一行里的所有人都知道,美國是寵物行業最大的市場,市場規模要比中國大4-5倍,國內企業出海如果拿下了美國,就相當于拿下了全世界,但實際上我們出海更適合先在離我們更近的東南亞國家。”
2019年,在聯寵智能第一款產品面世時,他們也將這款產品一并帶到了東南亞。
當時張曉林為這款產品首選了三個國家:
首先是日本、韓國這兩個養寵理念更接近歐美的發達國家,通過在日本、韓國市場銷售,來驗證在歐美市場可能的市場反饋;
其次是和中國養寵理念類似的泰國,通過這一新興市場,可以進一步驗證聯寵智能的產品。
通過將產品出海到這些國家,張曉林初步驗證了自己產品出??赡苡龅降膯栴},并為下一步品牌出海積累了豐富的實戰經驗。
03 從賣貨到做品牌
聯寵智能真正沖擊規模更大的歐美市場,是在2022年。
張曉林深知進入歐美市場,就難免要與在這一行業深耕二三十年、已經充分占據用戶心智的本地玩家掰手腕,例如在美國必然會遭遇Litter-Robot。
這時,像聯寵智能這樣的中國企業出海,必須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路。
“Litter-Robot在美國已經運營了三十多年,占據了美國一半以上的市場,我們再想在美國市場超越Litter-Robot已經很難,”這是聯寵智能進入美國市場時,張曉林最深的感觸。
當時他發現,無論他們如何做廣告投放,很難看到什么轉化率,“因為根本沒人知道CATLINK是誰。”
經過一段時間摸索,張曉林為聯寵智能制定了新策略,新策略強調兩點:
第一,功能優勢。歐美市場雖然更為成熟,但在功能性和智能性上,并不比國內做得好,這也是張曉林創業的一個根本原因。
第二,價格優勢。歐美市場主流玩家的產品售價高,張曉林就以這些產品半價的定價去嘗試打開市場。
“總有一些希望可以買到更有性價比、更有科技感的嘗鮮用戶,再輔以跨境電商方式,也就成了我們最適合在歐美市場的運營策略。”
不過,張曉林也深知,跨境電商說到底拼的是價格,難以沉淀品牌,而中國企業出海要想做大做強,就必須走出賣貨思路,學會做品牌。
要學做全球化品牌,張曉林首先想到的是Google,于是,張曉林在2022年報名了谷歌出海創業加速器。
張曉林和他的團隊真正進入谷歌出海創業加速器是在2023年,這一年,從品牌打造、商業模式,以及渠道策略,張曉林和他的團隊都進行了一次重新學習。
這其中就品牌打造而言,經過谷歌出海創業加速器,張曉林有了一套新的思路:
首先,針對頂層設計,每一個產品有自己的技術特性和故事。這其中又可以細分出不同的品牌故事,例如智能貓砂盆有多貓識別技術的故事,飲水機有過濾水和非過濾水的區別。
Google的專家幫助聯寵智能從頂層設計上進行了梳理,例如,我們是什么?有什么不同?如何證明?這品牌三問。
其次,通過內容方式將品牌理念傳達出去。通過AB測試,選用合適的渠道將聯寵智能想要表達的內容傳達出去。
“經過在谷歌出海創業加速器內三個月的學習,我們發現,做品牌要秉持長期主義,亞馬遜解決的是用戶購買問題,真正的品牌運營還需要針對每個單品內容化的呈現,一些私域的運營。”
最后是傳播渠道的選擇。
2023年,聯寵智能已經在全球有近50萬用戶,智能貓砂盆做到了國內品類第一,在亞馬遜平臺上,也連續兩年做到了primeday品類第一。
接下來,面向歐美市場,聯寵智能需要重新出發。
張曉林說,“2024年,我們的工作重點將是通過Google的多元化投放,打造我們的全球化品牌內容和品牌。”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勵
傍晚的階梯教室里,一名設計系學生正通過AI生成的3D模型調整設計方案。從前改一版設計總要通宵建模,現在用AI就能同步生成很多種參數組合。